首页 > 国学文化

建议将教师节改于“孔子诞辰”,为什么能知道孔子生日在哪天?

创建日期:2021-03-10

全国两会期间,“将教师节调整改设于孔子诞辰日”的建议获得了53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提议。专家认为,“9月10日,没有任何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作依托,不足以体现这一天的重要性。鉴于此,我们建议将教师节日期由9月10日调整改设于孔子诞辰日(9月28日)。”

孔子不仅仅是代表中华教育文化的符号,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无论是其“有教无类、因材施教、学思结合”等教学思想,还是其培养三千弟子、七十二贤人,将儒家文化在全国各地传播等事迹,孔子都称得上中国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。

同时,“尊师重教”这一思想最早出自《礼记·学记》,而《礼记》本身就是儒家经典之一。因此,将教师节时间点修改为孔子诞辰,从起源与寓意上来说并无不妥。

实际上,孔子诞辰日是否为9月28日仍有争议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就曾在著作《科学外史》中推算过孔子诞辰,且得出了不同的结论。一起来看看吧!


为什么孔子诞辰可以推算?

并不是所有历史人物的诞辰都可以用天文学方法推算,但孔子的诞辰恰好可以。这是因为在有关的历史记载中,孔子诞辰碰巧与一种可以精确回推的周期天象——日食——有明确的对应关系。

在此之前,孔子诞辰历来就有争议,前人也尝试推算过。但是当我们注意到日食之后,这个推算工作就可以变得相当“投机取巧”了。关于孔子的出生,一共只有三条历史记载传世:

1.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。

2.《春秋公羊传》:(鲁襄公)二十有一年……九月庚戌朔,日有食之。冬十月庚辰朔,日有食之。……十有一月,庚子,孔子生。

3.《春秋穀梁传》:(鲁襄公)二十有一年……九月庚戌朔,日有食之。冬十月庚辰朔,日有食之。……庚子,孔子生。

第1条没有月、日的记载,无法提供诞辰;第2条自己有矛盾——“十月庚辰朔”之后20天是庚子,则整个十一月中根本没有“庚子”的日干支。只有第3条自洽而且提供了月份和日期,因此当然只能依据这一条来推算孔子诞辰。

很多人以为,要推算以中国夏历记载的历史事件日期,就必须知道该历史事件当时所使用的历法。这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,前人推算孔子诞辰也全都遵循这一思路。但公元前6世纪时中国所用历法的详情,迄今尚无定论,前人推算孔子诞辰之所以言人人殊,主要原因就在这里(因为各家都要对当时的历法有所假定和推测)。

其实孔子诞辰问题非常幸运,它根本不必遵循上述思路。因为在上述第3条记载中,有日食记录,而且已经分别提供了日食那天和孔子诞生那天的纪日干支(历史学界一致约定中国古代的纪日干支数千年来连续并且没有错乱),这就使我们可以借助天文学已有的成果,一举绕过历法问题而直取答案。

这些已有的天文学成果包括:

  01

对历史上数千年来全部日、月食的精确回推计算。

  02

对公元前日期表达的约定:即公元前日期用儒略历表达。所谓“公元前”,是我们对公元纪年的向前延伸,延伸自然应该连续,不能设想让公元16世纪才开始使用的格里历向前跳跃一千五百多年去延伸。格里历虽比儒略历精确些,但天文学家推算历史日期时,其实并不使用这两种历法中的任何一种,而只是约定使用儒略历来表达——这只是为了方便公众理解而已。

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·凯撒(又译盖乌斯·尤里乌斯·凯撒)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,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。儒略历中,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,大小月交替;四年一闰,平年365日,闰年366日为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,年平均长度为365.25日。

  03

“儒略日”计时系统:这是一种只以日为单位(没有年和月),单向积累的计时系统,约定从公元前4713年1月1日(儒略历)起算。这可以使天文学家在推算古代事件时,避开各古代文明五花八门的历法问题,获得一个共同的表达系统。中国古代连续不断的纪日干支系统实际上与“儒略日”异曲同工。

  04

中国古代纪日干支与公历日期的对应。

那么,鲁襄公二十一年是公元前552年,这年8月20日(儒略历),在曲阜确实可以见到一次食分达到0.77的大食分日偏食,而且出现此次日食的这一天,纪日干支恰为庚戌,这就与“九月庚戌朔,日有食之”的记载完全吻合(至于“冬十月庚辰朔,日有食之”的记载则无法获得验证,这次日食实际上并未发生)。然后,从“九月庚戌”逐日往下数50天,就到十月“庚子”,这天就是孔子的诞辰——事情就这么简单!

从下面这个表可以看得更清楚:

电脑模拟的公元前522年8月20日在曲阜所见的日食及天象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说“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”,但下文叙述孔子卒年时,却说“孔子年七十三,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”,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,551减479只有72岁,这个问题只能用“虚岁”之类的说法勉强解释过去。

所以结论是:

孔子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诞生,公元前479年3月9日逝世。这个结果与《史记》中“孔子年七十三”的记载确切吻合。

本文摘自《科学外史(三册全)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,略有编辑,以原文为准。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

孔夫子
微信公众号:孔夫子读书
关注我们,每天分享更多文化艺术,著作经典!
1000000+人已关注

上一篇:家风,是一个家族的根

下一篇:孔子曰“君子三戒,少戒色”,后两句才是精华

文章评论

猜你喜欢

孔夫子